先前翻译了SDCC编译器手册第一章的内容,尝试过去翻译其他章节,不过难度似乎比我预计的要大,在google的帮助下也完成不了,现在只能结合自己的使用写点了.
本文以SDCC手册第三章内容为基础!
这里不介绍SDCC的安装过程,作为电气工程专业或者计算机嵌入式方向的学生这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安装后把SDCC的bin目录添加到path环境变量使得你能在任何目录下使用SDCC,使用archlinux和debian系统的没有这一步,安装时已经自动配置好了!我平时很少使用集成开发工具(IDE)写代码,所以编辑源代码你可以使用你最拿手的工具,任何文本编辑器都可以,我使用的是vim!
源代码与Keil C的稍许不同
对于已经习惯使用Keil C的用户需要注意一下,SDCC的源代码和Keil C有所不同,需要做一点调整才能编译通过.SDCC比较多的使用像8051.h这样的头文件(include/mcs51目录下也有reg51.h这样的头文件).
对于一些非ANSI C的关键字,SDCC均采用双下滑线开头的方式定义,如__code,__idata,__sbit……对于单片机引脚的定义SDCC采用了__at关键字和十六进制地址(用户对底层地址信息要弄清楚,不过我觉得__at关键字是一个比较有特色的改进),如下:
//SDCC Keil C __sbit __at 0x94 blackLineLeft; sbit blackLineLeft=P1^4; __sbit __at 0x95 blackLineRight; sbit blackLineRight=P1^5; __sbit __at 0x80 in1; sbit in1=P1^0; __sbit __at 0x81 in2; sbit in2=P1^1; __sbit __at 0x82 in3 sbit in3=P1^2; __sbit __at 0x83 in4; sbit in4=P1^3;
更多的地址信息可以查看附录
对于内嵌汇编代码,SDCC使用__asm和__endasm两个关键字,参考代码如下:
void delay0_1(uint n) { for(i=0;i......[......]
近期评论